2025
09-15
09:10
济南市章丘区文化馆
收藏分享
评论
0
“桥,这村有戏!咱们和许书记一块去看看~” 镜头前,普集街道桥子村乡村振兴文化顾问张帅话音刚落,便跟着村党支部书记许游廷,一同走进了村里的戏曲体验馆——这里,正是桥子村第十六届戏曲文化节的筹备现场。化妆、排练、搬道具,村民演员们忙得热火朝天,却又井然有序,一场关于“村字头”戏曲的故事,就此在镜头中徐徐展开。
乡村振兴
镜头转进戏曲体验馆,“村剧团、村演员、村舞台、村观众”的热闹场景扑面而来。没有大腕名角,全是地道村民登台;没有华丽布景,却藏着最鲜活的“村庄范儿”——这方“村梨园”,在桥子村已连续绽放了整整十六年。
时间拉回2010年8月,经过村党支部的不懈努力,桥子村第一届戏曲演唱会成功举办。锣鼓一响,大戏开场,一粒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就此在乡土间破土萌芽。此后每年,舞台上总少不了村民的身影:唱腔或细腻委婉,或清新质朴,全凭一腔热爱;舞台下更热闹,叫好声、跟着哼唱的调子此起彼伏,村民们在家门口听戏、学戏、唱戏、传戏,把日子过成了“戏里的模样”。
2019年,借齐鲁样板示范村建设的东风,桥子村再添文化新地标:新建的文化广场、戏曲大舞台、戏曲体验馆,让“村梨园”有了更坚实的“戏台子”。更巧的是,村里还玩起了“老与新”的结合——除了《沙家浜》《三娘教子》《小姑贤》这些经典老剧目,还编排了《农家媳妇》《钱是妈》《彩礼》等新戏,用村民听得懂的语言,讲文明新风、移风易俗的故事,让传统戏曲接上了“乡村地气”。
如今的桥子村,早已不止有“戏”。这些年,村里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仅成了山东省景区化村庄,还把戏曲文化节和猕猴桃采摘节“绑”在了一起,搞起了采摘、研学等乡村旅游活动。镜头里,来村里的人能赏荷观鱼,能听清泉喷涌,能摘甜滋滋的猕猴桃,更能走进戏曲体验馆,梳头戴翠、穿衣佩饰,圆一场自己的“梨园梦”。
“桥子村的‘村梨园’,不仅擦亮了‘村字头’品牌,更给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动能。”正如张帅在镜头最后所说,伴着乡村振兴的脚步,这方由村民自己撑起的“村梨园”,必将年年盛开,好戏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