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课堂:海阳大秧歌音乐受京剧的影响
2024-12-09 09:00 ~ 2024-12-09 18:00
0/50
烟台海阳市文化馆
已报名:0人
据海阳县志记载:京戏,清同治末年今凤城人王乐天组建“同庆班”为本县京剧戏班之始,由京师聘来之坤伶丁芙蓉,唱作俱佳,名噪一时。又载:民国初年,宋丕良、宋学恩联络宋丕寿、范宏、宋丕琛、宋春煦组织起子弟戏班。据秧歌艺人翟增春讲:“跑秧歌用的锣鼓家什和京剧一样,只是鼓板在院内打台用,上街不用。”(翟增春 1986 年时已 80 岁)据老艺人张克术讲:“俺村秧歌开场用‘一封书’,唢呐曲用‘柳青娘’”。1982 年,据当时八十二岁高龄的程元振老艺人讲:“演秧歌时,会吹的京剧曲牌我们都吹过。”由此可见,京剧对秧歌的影响是很大的。
综上可知,海阳秧歌的伴奏音乐杂中有序,即:秧歌艺人在接受祖传的伴奏音乐后,又将自己认为好听的民间吹打乐、宗教音乐、戏曲音乐拿来予以改造,为我所用,并在逐渐衍化的基础上成为“小架子”秧歌之中的法定的伴奏音乐。这部分乐谱当然是近代才引用的。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山东公共文化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liyuewenhuayun@163.com
我要评论 《山东公共文化云用户交流公约》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活动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