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
2022-05-01 09:00 ~ 2022-12-30 18:00
0/5000
烟台招远市文化馆
美学原理
课程简介
本课程作为一门概论性的美学课程,将集中讲解中外美学史上关于美、艺术和审美经验的代表性理论,着重介绍新兴的理论趋势,并结合当前审美和艺术现状,提出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美学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
尔雅名师
什么是美学
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自然美
所谓自然美,就是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
社会美
社会美是指存在于社会事物、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中的美,它根源于人类生产劳动,最直接地体现着人类的情感、理想和意志,呈现着人类生命的社会意义。人是生命的存在。美的社会存在的核心正是人的生命活动。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的追求、探寻着生命存在的意义。无论是志士仁人的志诚,还是善男信女的虔敬,抑或是山野逸士的平淡,抛开一切宗教、政治及其他人为因素,在一幕幕人生悲喜剧的后面,表现出来的就是生命的大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完美体现。
艺术美
艺术美是指各种艺术作品所显现的美。艺术美作为美的一种形态,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从本质上说,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定向化活动。因此,艺术美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艺术作品中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性显现。是指存在于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目标、审美实践要求和审美理想的指引,根据美的规律所创造的一种综合美。
教师团队
叶朗: 北京大学教授,博导。兼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哲学会会长、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研究领域: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专著:《中国小说美学》、《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大纲》等。
↓↓↓点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