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服务宣传周|【5·18世界博物馆日】|文化传承创新高唐县博物馆开展“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

2023

05-18

10:43

聊城市高唐县文化馆
收藏

分享

评论

0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是全球博物馆最盛大的日子,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今年的 5·18国际博物馆日,高唐县博物馆推出“聊城考古五十年成果展”、“非遗拓片艺术进校园,优秀文化共传承”两大主题系列活动,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互动的平台,充分展现博物馆在助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满足公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博物馆可持续资源助力美好生活!

一、聊城考古五十年成果展活动

      聊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纵贯三千里的大运河穿越古城,而黄河绕城而过,滋润着这座千年古城。五十年来,聊城考古工作者们经过艰辛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该展览大纲从遗址探源、古墓寻踪、运河遗存、古城变迁和接力前行五个板块着手,通过文字、图片、考古资料等形式详尽地阐释了五十年来聊城市在考古工作领域进行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果。

   






     以文物为点,以时间为线,以关键性问题为走进历史的契机,这场活动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们近距离了解到聊城的历史渊源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也增强了学生们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非遗拓片艺术进校园,优秀文化共传承

      体验一项古老的技艺,能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变迁。学习非遗“拓印”课程,能让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认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本次“拓印”课程也在学生们心中种下了一颗“非遗”的种子,希望他们在接下的学习生活中多多关注“非遗文化”,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绵薄之力。








     本次活动通过互动式和沉浸式体验,让更多的师生认识和了解古老的拓印技术以及拓片保护知识,跨越时空体会匠心与传承,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拓印体验中学习中华传统技艺,实现了非遗文化薪火相传,发挥出了博物馆民族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的作用。 

          


     

     国际博物馆日的活动,既让孩子们进一步地对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孩子们在活动中品味了历史文化的无穷魅力,激发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保护文物的美好情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此刻孩子们心中已悄然种下了一颗探秘古今的种子,让我们共同期待这颗种子在将来能够开花结果!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山东公共文化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liyuewenhuayun@163.com
举报
12
0
我要评论 《山东公共文化云用户交流公约》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随屏 换一批
头条 换一批
资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