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9-21
09:17
临沂市罗庄区文化馆
收藏分享
评论
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拥有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
弘扬国风 · 品味经典
课前,王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开展了飞花令活动,以诗会友,一起感受诗词的魅力。孩子们根据老师所给出的“云”“寒”“月”“花”“山”等字展开了一场场精彩诗词“切磋”,一次次紧张刺激的词赋“比拼”。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一句句经典诗词从孩子们口中脱口而出,既展现了孩子们丰富的古诗词积累,也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对于诗词的热爱。
子曰:“温故而知新”,简单的热身游戏过后,王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回顾了上节课所学过的成语典故:截发留宾以及陶渊明的《饮酒·其五》。通过复习,同学们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也对它们有了新的更深的理解。
成语典故 / 梅妻鹤子
弘扬国风 · 品味经典
梅妻鹤子:意思是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比喻隐逸生活和恬然自适的清高情态。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常见题材之一。
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二》:“林逋(bū)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诗词 / 《山园小梅·其一》
弘扬国风 · 品味经典
山园小梅(其一)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xiá),不须檀板共金樽。
诗开头先写梅花的品质不同凡花。颔联从姿态和香气上完美地表现出梅花的淡雅和娴静。颈联从霜禽、粉蝶对梅花的态度,侧面加强前一联描绘出来的梅花的美。最后说可以亲近梅花的,幸喜还有低吟诗句那样的清雅,而不须要酒宴歌舞这样的豪华。
诗人 / 走进林逋
弘扬国风 · 品味经典
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谥号和靖先生,北宋隐逸诗人。
林逋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其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天圣六年(1028年)卒。
在课后,仍有很多家长和同学就相关问题积极向老师请教,与老师交流所学所感。同时,也有同学在课间和课后与其他同学交流所学,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