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情·江南韵”第三届大运河民族民间文化交流展示周开幕

2023

09-21

12:12

山东省文化馆
收藏

分享

评论

0

9月20日晚,“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交流展示活动——第三届“运河情·江南韵”大运河民族民间文化交流展示周暨2023年江南运河文化旅游节活动在苏州“运河十景”之一的“平望·四河汇集”精彩启幕。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司长陈彬斌,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白雪华、副主任罗云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钱钢,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查颖冬,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新芳,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常林,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雪芳,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刘春晓,吴江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国荣,以及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八省市文化和旅游厅(局)代表及文化馆(群众艺术馆)代表出席开幕式。

图片

本届活动旨在展示新时代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最新成果,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国群众文化学会、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主办,大运河沿线八省市文旅厅(局)鼎力支持,大运河沿线省市文化馆(群众艺术馆)、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苏州市吴江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和吴江区平望镇人民政府、中国江南音乐创作研发基地办公室、苏州市民族管弦乐艺术团队联合会承办,以及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苏州新乐府艺术培训中心有限公司执行。

图片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司长陈彬斌致辞

图片

苏州市文广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红霞主持

图片

苏州市吴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戴丹致辞

开幕式由苏州市文广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红霞主持。苏州市吴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戴丹致欢迎辞。陈彬斌司长致辞表示:“本届展示周是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重要实践。苏州是今年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示范性交流展示活动的第三站,通过展示周活动将有力地促进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强化文化惠民的实效,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增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树立特色文化品牌、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名片,使民间文化艺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图片
罗云川为“平望·四河汇集”
颁授“运河情·江南韵——大运河民族民间文化交流展示基地”奖牌

图片

白雪华为大运河沿线省市文化馆(站)等10家单位

颁授“运河情·江南韵——大运河民族民间文化交流展示周优秀组织单位”奖牌

罗云川为“平望·四河汇集”颁授“运河情·江南韵——大运河民族民间文化交流展示基地”奖牌,白雪华为大运河沿线省市文化馆(站)等10家单位颁授“运河情·江南韵——大运河民族民间文化交流展示周优秀组织单位”奖牌。陈彬斌、白雪华、钱钢、查颖冬和王国荣共同登台,为展示周和旅游节活动按下启动按钮。此次文旅联动,将续写大运河民族民间文化发展新诗篇。

图片

陈彬斌、白雪华、钱钢、查颖冬和王国荣

为展示周和旅游节活动按下启动按钮

图片

运河文化灿烂,江南华光溢彩。伴着悠扬的苏州评弹、清脆的快板和优美的舞蹈,《大美运河》奏响开幕演出《运河华章》的序曲,一幅描绘大运河沿线多彩艺术风情的新时代音响画卷徐徐展开。安徽民间舞《永远的花鼓灯》、河北器乐合奏《梦回长城》、河南武术《少林雄风》、浙江舞蹈《轻舟醉漾》、天津歌曲《海棠如期·等你相遇》、山东情景器乐曲《沂蒙那段情》、北京舞蹈《振兴乡村唱起来》以及江苏舞蹈《运河欢歌》和合唱《茉莉花》,串联起“运河春秋”“运河华彩”“运河永恒”三个篇章,以异彩纷呈的群众文艺节目诠释了充分讲述百姓身边故事、反映运河沿岸风貌、讴歌新时代精神的活动主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运河情·江南韵”大运河民族民间文化交流展示周此前已成功举办两届,近日还入选首届中国群众文化品牌发展大会“全国优秀群众文化品牌案例 ”。据悉,本届活动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整个活动在线下和线上立体呈现,还专题研讨民间文化艺术发展,既是展演更是深度的文化研究,二是活动作为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文化活动年”的一项重点内容,与民间民俗的文化传承发展进行了紧密结合。接下来,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将把这项工作立体化,围绕交流展示、专题研讨、成果发布、优秀案例分享以及后续的文创、文化消费,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活动现代表达的内涵,使社会大众能更多地了解、喜爱民族民间文化并参与建设,同时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届活动将汇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优质资源,进一步发挥做优做强大运河沿线地区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特色,充分展现新时代群众文化创新创造的成果,通过线下苏州主会场和线上网络平台共同举办,以2场线上展演、4场线上展演与1场主题研讨会,展现大运河沿线8省市推选的55个群众团体的42个艺术精品节目,全程将依托国家公共文化云、哔哩哔哩、大运河沿线8省市公共文化云专区及其文旅厅(局)、文化馆视频号、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数字音乐厅等海内外“云端”传播平台同步播出。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山东公共文化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liyuewenhuayun@163.com
举报
1
0
我要评论 《山东公共文化云用户交流公约》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随屏 换一批
头条 换一批
资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