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致敬每一位在看的你担当的安丘文旅人、拼搏的基层文化兵、热情的文艺爱好者、坚守的非遗传承人、辛勤的景区工作者、努力的文旅从业者、潇洒的驴友与游客……你们,曾跨过南山的青葱,曾赏过北河的浪涛,曾打起舞扇,曾伏在画案,曾挥洒汗水,也曾绽放喜悦。你脚下的一步胜景,怀中的一心文雅,汇聚起了安丘文化旅游的浓浓诗情。全力推进场馆建设,市文化馆、图书馆搬迁入驻市民中心,博物馆改建稳步推进,“三馆”将以全新面貌面向市民开放。由市政府印发《安丘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星级评定工作方案》,全面实施基层文化设施星级评定。落实210多万元奖补镇街区,采购文化设备并配发到位。新建文体广场14个,修缮文体设施器材28处,更新农家书屋图书4万余册,发放文体器材1700多套,新增文体队伍230多支。组织基层文旅干部赴威海、日照、寿光、青州等地对标学习80余人次,举办专题培训4期,文旅队伍建设坚强有力。毫不松懈狠抓疫情防控,对全市文旅市场进行不间断检查,处罚网吧2家。检查企业安全128家,发现整改问题730余项,获省安全督导组好评。处理政务热线工单110余条,满意率和解决率均为100%。落实青云山、青云湖等重点景区对市民全年免收门票,惠及40余万人次。开展第五届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15家企业、1200余人参与,消费金额达60万余元。举办大型文化活动80余次、建党百年主题活动110余次。图书馆红色经典数字书籍展、博物馆红色革命文物展等活动深受欢迎,文化馆免费艺术培训惠及4800余人。创新举办全市文艺队伍展演展示活动、文艺队伍艺术辅导活动,掀起460多场活动热潮,参与群众4500余人次,观众达2万人次。“一村一年一场戏”演出925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9767场。紧抓专业剧团创作生产,新创作京剧《安丘防疫音乐快板》等抗疫作品,宣传效果显著,京剧团作为全省参演单位唯一的县级剧团,携《头雁》在济南历山剧院完成展演,并在全市巡演14场,与东路大鼓合作编排新型剧目《我有一个梦》,文艺创作日趋精品化。

成功承办省自驾游精品线路发布会暨“驾游好客山东”体验团首发仪式、“嗨驾天路 乐在田园”旅游推广等活动,积极参与2021山东(安丘)出口农产品博览会,举办第三届梨花节、第四届非遗展览会、青云山百花旅游节、齐鲁酒地百万郁金香花海旅游等活动,彰显安丘文旅品牌内涵。巩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新增获鹿山谷项目、青云山青云湖提升改造工程、柘乡金水谷农旅等重点旅游项目,加快文旅融合进程。构建“微信+抖音+文旅干部自媒体”的宣传矩阵,全方位推介安丘文旅亮点,央视新闻、大众日报等多次报道天路、千年流苏树等旅游新爆点。在高德地图标注“安丘天路”导航,开展服务驿站选点设置,形成15处站点规划意向。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传承文化,我们是这样做的
文物保护责任不断压实。实施文物安全百日攻坚专项行动,落实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出动1400余人次,检查不可移动文物353个次,办结了三起重大文物案件。做好齐长城遗存的资源挖掘、文化保护、传承展示和开发利用等工作,完成城顶山段维修保护验收。形成红色文物资源专题数据库,制定《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征集计划》。非遗保护工作不断深入。评审公布第七批县级非遗名录36项。推荐30多位传承人入驻聚匠网、中国印象商城潍坊店等文化电商平台,推动13个企业、18个传承人建立公司(个人)网站和产品销售网店,非遗产品销量600多万元,带动近千人就业。组织参加各类非遗展演活动30余场,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50余次。

2021感恩有你
2022未来你来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山东公共文化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liyuewenhuayu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