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幸运,叫与你相遇——我和罗庄区文化馆的故事

2024

05-30

11:31

临沂市罗庄区文化馆
收藏

分享

评论

0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回顾与文化馆的相遇

重温曾经的美好回忆

领略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

感受无穷魅力的人类智慧

我和文化馆的故事

作者:徐嘉帅

一场邂逅,偶然相遇,从此与临沂市罗庄区文化馆结缘。

我是一个热爱文艺的农村青年。从十几岁起,便对文艺如痴如醉。特别是曲艺,更是极其喜爱,时常沉迷其中。因为没有演出机会,所以,我的演出的场所一般都是在田间地头和集市商场,表演的节目多是快板与撒拉机。

那是2022年年初的事情,通过一个偶然的邂逅,结识了罗庄文化馆的薛慧馆长,她成了我的伯乐,我成了一匹文艺演唱道路上的小马。

(前排左三为薛慧馆长 后排左一为徐嘉帅)

记得初到文化馆的时候,对它的一切是那么的新鲜和好奇,抱着一股热情和好奇心,我懵懵懂懂地开始了我的文化工作。

薛慧馆长是一位热情的大姐,她向我介绍了文化馆的职能,这让我对文化馆的工作有了一个基本了解。她还鼓励我说:“大胆去干,我对你很有信心。”

当时,正赶上罗庄著名景点双月湖公园的开园仪式即将举行,筹备工作千头万绪。在筹备大型晚会的百忙之中,薛馆长却突然对我说:“小徐,你上。”听到这话,我整个人懵了,因为我茅庐未出,从没有登上这么大的正式舞台,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我战战兢兢不知所措之际,又是薛馆长给了我勇气:“积极准备,我相信你。”

当我来到排练厅,所有人都在如火如荼地准备着。看到有这么多的老师们和我一起并肩作战,又想起薛馆长信任的目光,我暗自给自己打气,务必认真准备,首战必须获胜。经过认真地排练,我内心也开始有了底气。

演出开始了,后台所有演职人员聚精会神,盯着场上,每个人争着抢着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献给观众。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我们结束了这场演出,我也在其中发挥了自己的最好水平。观众的掌声,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这一刻,一切的疲惫和紧张都在观众的认可与点赞中烟消云散。从此,我的情感和文化馆更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此时,我的心中产生了一个疑问,文化馆哪里来的一般魔力,吸引着众多文艺志愿者和群文工作者?很快,我的疑问得到了答案:他们是群众文化的主力军,他们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者,他们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践行者,他们饱满的热情与工作的激情就像一团火,所到之处都是光明与温暖,他们专注执着,他们孜孜不倦,他们饱含初心!

第一次演出首战小胜,正式开始了我艺术生涯,文化馆也把更重的担子压在我的肩上。从那时到如今,在区文旅局和文化馆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我如鱼得水,一步一个脚印,幸福地走在文艺大道上。一年多来,我延揽众多和我一样热爱演唱的文艺爱好者,协助文化馆开展了多项群众文化活动。一年多来,我们成立了“罗庄区文化馆曲艺保护中心”,为全区曲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一年多来,我们倾力创建了“双月书场”这一文化品牌,为广大观众送去欢乐和笑声;一年多来,我们举办了春节文化周活动,给罗庄人民奉献了新春的喜庆;一年多来,我们承办了全市凤凰广场和临沂书城系列演出,为全市繁荣文艺做出了贡献;一年多来,我们参与了省、市级大小晚会和各种文化活动,足迹遍布省城、市区和基层;一年多来,我们把曲艺送进校园,让学生们领略了“非遗”的魅力;一年多来,我们创作了一批文艺新品,不仅锻炼提高了自身,也满足了观众。

此时此刻,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我懂得了文化的魅力,也懂得了人生的价值。





一波活动照片来袭







END

编辑:薛慧 王姗

审核:李凤东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山东公共文化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liyuewenhuayun@163.com
举报
0
0
我要评论 《山东公共文化云用户交流公约》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随屏 换一批
头条 换一批
资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