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文化馆的故事优秀征文(三)我的草编传承之路

2024

06-27

09:31

烟台莱州市文化馆
收藏

分享

评论

0

图片

我的草编传承故事

原广宗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最早认识和接触莱州市文化馆是在2014年年初。那时,文化馆通知我带上草编作品去参加新春非遗展,当时,我对自己的草编作品非常不自信,感觉都是村里人的手艺活,没有啥奇特的。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进了文化馆,馆里的韩主任给我介绍说,莱州草辫早在2008年就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了。当时,我对于“非遗”两个字还处于懵懂状态,心里嘀咕着:啥是非遗啊?

      我开始忙碌着布展,把草帽轻轻挂起来,把草编包好好摆起来,就这样把一个草编系列的小场景布展完毕了。置身文化馆,我感觉像是进入了音乐和美术的世界。听馆里领导说,文化馆工作不仅仅涉及音乐和美术,还有非遗保护传承。例如草编这个老手艺,是我们莱州古老的手艺,相传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啊,我顿时吃了一惊,原来这个手艺传承了这么多年啊!我一直以为草编是走不出家门的糊口营生。通过这次文化馆新春非遗展,我慢慢了解到非遗就是除了物质之外的技艺传承,我平时不在意的草辫技艺、草编之美,其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图片


     2016年,莱州市文化馆整体搬迁,搬入了莱州市民之家四楼。文化馆领导通知我们传承人说,这一次要好好展示我们的莱州草辫作品,要让莱州市民和外地的游客通过莱州草辫作品展示的窗口,了解我们莱州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于是,我和师傅杨玉兴老师忙碌着,挑选出适合展陈、具有代表性的草辫作品。有曾经穿过的纯手工编制的草鞋,有曾经出口外贸的编织包,还有传统技法编制的小工艺品……杨玉兴老师一边布置展品一边对我说:“这些老手艺作品现在很少有人学的了,所以我们要把好的、真正能代表莱州草辫水平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大家看看。”布展结束,我参观了我们新建的文化馆非遗展厅:在草辫展区打造了一个古老的乡土特色场景,一个泥坯做的土炕铺上一张手工编织的苇席,墙上有个灯窝,放了一盏煤油灯,这场景朴素而真实,就是我们莱州农村每家每户的写照。曾经的六七十年代,村里每个家庭就是这样,家庭妇女坐在炕头上做手工活。看着这些熟悉的场景,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妈妈做草编活儿到深夜的画面,妈妈总是在缝啊缝,总是说缝完手里的活儿就睡觉……多少年过去了,这个温馨的画面总是让我一想起就热泪盈眶,文化馆的非遗展厅让我们把乡愁里的爱永远留在了记忆中。


图片
图片


      2019年文化馆开设公益课,馆里让我去讲授莱州草辫的相关历史和编掐技法。于是,我精心准备了课程内容,带着草编材料到文化馆为市民分享钩织草帽的技艺。参加公益课的市民阿姨们学会了基础钩织方法,在课堂上快乐地钩织,完成了很多属于自己的独特而美丽的作品。她们和亲朋好友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做个草帽送给儿子,做个包包送给小外甥,在体验草编艺术的过程中拥有并感受着美丽的心情。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许多手工作品被机器所代替,但是我觉得有些东西真的无法取代也不能被替代。同样是草帽,用手工钩织制作的带着情感和温度,传达着手艺人的一腔热忱和一份心意;用机器编织而成的虽提高了速度,降低了成本,但无论如何也表达不出手工编织者的那种“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情感。文化馆的公益培训让我们非遗的传统手工技艺拥有了一种带着情感和温度的美好传承。


图片


      近几年,莱州市文化馆推荐我参加了各级文化部门组织的非遗博览会、文创比赛和非遗展演活动。作为莱州草辫非遗项目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我的草编作品也走出了山东,在国家级的展会和比赛中崭露头角。在一次活动中,有人竟然一看到作品就直呼:“啊!这是我们莱州家乡的作品!”他们问我:“莱州现在还做草辫吗?”我说:“做啊,现在不仅仅是做出口外贸订单,还有很多年轻人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宣传、销售莱州草辫的产品呢。”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那些漂泊在外的家乡游子们早已看不到这些带着乡土气息、原汁原味的手工艺作品了。如今,通过一次非遗展览,他们仿佛重新回到了故土,这些带有家乡特色的艺术符号在回忆中,一点一点传递着它独有的那种美好。文化馆是在无形的各种美的印迹中,滋养着人们对于故乡的款款深情。

      我和文化馆的故事还在继续发展和延续着。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我继承并发展了传统草辫技艺,得到了文化馆和上级领导的肯定,我的内心逐渐树立起一种文化自信。我想到了习总书记提到的“培养民族自信”,真正的民族自信不正是来源于我们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传承吗!非遗,这些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是当地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载体,在继承中创新并发展,是我们作为非遗传承人毕生的事业啊!我愿在今后的传承之路中,为我们莱州草辫的传承和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加蓬勃发展,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山东公共文化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liyuewenhuayun@163.com
举报
0
0
我要评论 《山东公共文化云用户交流公约》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随屏 换一批
头条 换一批
资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