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文化馆的故事”优秀征文(一)致敬诗书画

2024

06-01

10:01

烟台莱州市文化馆
收藏

分享

评论

0

 那年十一月,寒流频至,异常干冷,气温已跌破零度,随时都会有暴风雪的降临。室外鲜有人迹。莱州市民之家四楼文化馆的公益培训课堂内,人头攒动,温暖如春。“寻真诗书画公益讲堂”的横幅,鲜艳夺目。学员们互相打着招呼,彼此问候着,热闹非凡!因是周末,书画爱好者们都利用这工作闲暇,相约来此,谁都不愿失去这洗礼诗书画的宝贵机会。这是文化馆针对成人免费举办的一次公益活动,尤其是把诗、书、画联系起来作功课,这还是首创。爱好者们真诚的目光里都显露出期待的神彩,渴望着能吸收到真正的艺术营养,不虚此行,气氛喜悦而虔诚!

     九点正,随着文化馆韩老师的致辞,全场静了下来,学员们屏住呼吸,认真聆听。这次的公益活动是由文化馆美术部任君老师联合韩国英老师、张帆老师发起,并提出了“寻真”一词,秉持“诗、书、画同源”的理念,开设了此次艺术教育的大讲堂。就此,我和在场人们瞬间产生了共鸣……以诗补书,以诗书补画,提高文学修养才能感悟书法、绘画的真谛,三者完美结合才能有高的境地。


图片

     在热烈的掌声中,张帆老师开始了“诗”部分的授课,拉开了此次培训的序幕。张帆老师毕业于北师大,是一个看上去腼腆却又大方,略带俏皮,婷婷玉立的美女老师。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声音甜美圆润,从《诗经》讲到《楚辞》,又讲到“乐府”,又以富有磁力的嗓音把我们带领到华丽的唐诗之中,徜徉在婉约的宋词里……

     张帆老师讲到淡泊名利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情怀,对《桃花源记》的赏析使人仿佛置身那梦幻般的理想乐园,恬淡清闲的农耕生活,偏安世外一方静土,内心纯净祥和。又如李清照的词中那浓浓的诗情画意,不同时期的作品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就体现了她年少妙龄时的无拘无束,热情奔放,不拘小节的豪迈性格,此时营造的词境也是浪漫的,动态的,可谓美不胜收!中青年时期的作品就显得凄凉、惨淡了许多,这跟她的人生经历有关。李清照不愧是大师级词人,她的词时隔几百年,人们读起来还是感同身受,如临其境,这就是文学的魅力!用单纯的文字绘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和起伏跌宕的人生经历,勾勒出如画的美妙意境,表达出细腻丰富的情感,这就是“画意”,是艺术作品的源泉,也是这次学习诗词的意义所在。

图片

     谈到“画意”,是要有一种诗人般的情怀,有发现美的眼睛,可谓“人间处处有美景,世上刻刻不悲欢”,就得看你怎样对待人生,在诗人或艺术家眼里,这都是抒发内心感受的素材。由真心流露的表达才是感染人的,才是真挚的,才能走得更远。我个人觉得这就是“艺术”的“艺”,当然有了“艺”,就得说“术”了。任君老师,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多年来致力于美术教育。人到中年,略显消瘦,短头发,鬓角有点花白,厚厚的镜片后一双不大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话语幽默,平易近人,一点也没有艺术家、教育家的架子。书法课是由他亲自执教,他用哲学思想,深入浅出地诠释着书法的理论,配合通俗易懂的比方讲解着书写的技法,揭开了书法千百年来让人却步的神秘面纱,让初学者一下子信心倍增。任老师告诫大家说:“只要有了正确的方法,勤加练习,就会有成果,重点是一定要多练习!一定要认清书法在中国书画中的重要地位。”的确,中国书法流派众多,作品浩如烟海,技法多样,良莠不齐,需有任老师一样的良师指导,甄别其中的美与丑、好与坏,在正确的学习道路上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不至于走弯路!


图片

     培训进行到了最重要的环节,是韩老师工笔国画的讲座。韩老师为人和善,做事认真,总是带着一腔真诚对待人或事物。她的工笔画花鸟技艺,已是炉火纯青,其作品清秀高雅,超凡脱俗。她和任老师、张帆老师一样,都是这次培训的灵魂人物,那端庄大气的举止,精细入微的画理讲解,博得了全体学员的尊敬!尤其是示范课上,强调在正式绘制之前要先收拾画具、环境和心情,通过裱纸的程序逐渐进入工笔画入静的状态,这种关于画画状态的进入方式和绘画仪式感的体现,让学员们真正领会到一个画画人对于艺术的真诚。她常说绘画每一笔,每一划都容不得敷衍马虎。从画稿到裱纸,勾线,又到染色,她言语柔和地讲述着,画笔轻轻地涂抹着,把我们带到了工笔画那清静高雅的艺术殿堂……

     这次培训是分成四次进行,历时一个多月,在这期间,课下交流踊跃,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学习氛围浓厚。课程结束后,我们的学习群还是联络不断,学员们经常抒发着各自的情怀,纷纷表示期待着下次的重聚。我时常在想,这次公益培训的成功秘诀是在于文化馆专业老师设定的格局大,主题鲜明,诗、书、画相结合理念的提出,为我们指出了艺术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这一点直入人心,所以才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图片

     我也具有博爱之心,本也是公益培训组织的成员之一,主讲“泥塑”,但连续两年都因生源不足而搁浅。我百思不得其解,暗自抱怨莱州的文化氛围不够浓厚。通过这次文化馆公益培训的成功案例,我终于意识到格局、真诚带来的影响是多么的强烈。我感慨着,原来公益的初心不在于培养出多少大艺术家,而是着重于普及,尽自己的能力让更多人懂艺术,会欣赏,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用一句学员的话来总结这次的感受:“爱好艺术,不是为了成为艺术大家,而是为了心能有个安放的地方,是为了在碌碌生活中,不狼狈,不苟且”。是啊!就算是生活中有避免不了的狼狈和苟且,也要笑着面对,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到诗歌里感悟美,用书画来体验美,通过这些方式提高审美,陶冶情操,改变心境,这就是“诗书画”给我的最大收获。

     我思索着,如果有机会,我也要投身到公益事业中,把我在雕刻中对制印(篆刻)的理解和心得无偿分享给大家,与文化馆的老师们通过行走的美育课堂,共同为这个城市打造一个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和精神世界。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山东公共文化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liyuewenhuayun@163.com
举报
0
0
我要评论 《山东公共文化云用户交流公约》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随屏 换一批
头条 换一批
资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