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山东科技大学赴淄博博山区开展暑期“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2024

07-26

14:16

淄博市博山区文化馆
收藏

分享

评论

0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会“两个结合”的时代价值,山东科技大学“踏歌行 承遗韵”薪火相传队于7月24日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淄博博山,这里被誉为“中国陶瓷之都”与琉璃艺术的璀璨殿堂。

探究博山非遗文化的底蕴

第一站:队员们首先来到博山区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办公室在这里通过老师的详细讲解,了解了博山非遗文化的历史脉络,详尽的展品介绍与背景讲解,大家深切感受到了博山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在博山区文化馆的精心安排,不仅摸清了博山非遗文化的历史传承脉络,也为团队打开了了解地方文化的窗口,更为后续研学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走进陶瓷琉璃的艺术殿堂

第二站:带着对陶琉文化的理解与思考,团队抵达博山陶瓷琉璃艺术中心,开启了一段探索陶瓷与琉璃艺术奥秘的旅程。在陶瓷博物馆,从古朴的古代器物到现代的工艺精品,每一件藏品都诉说着淄博陶瓷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辉煌历程。而在人立琉璃艺术馆,团队成员则被那些色彩斑斓、巧夺天工的琉璃艺术品深深吸引,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让人不禁赞叹工匠们的精湛技艺与无限创意。

体验非遗作品制作的流程

第三站:在体验馆中,团队成员更是亲身体验了陶瓷与琉璃的制作过程。从设计构思到手工打造,再到成品的呈现,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乐趣。通过亲身实践,大家深刻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艰辛与美好,更加坚定了将这份宝贵财富传下去的决心。

聆听颜神古镇的历史回响

第四站:团队来到了与景德镇齐名的颜神古镇。漫步在古镇的青石板路上,团队成员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窑火辉煌的年代。古镇中保存完好的古圆窑、明清建筑群以及怀旧厂区,无不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在这里,大家不仅领略了琉璃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还通过非遗展演等形式,深刻体会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传承非遗工匠精神

最后一站,团队来到了博山西冶工坊。在这里,工匠们以匠心独运的技艺和不懈追求的精神,打造出一件件光彩夺目的琉璃艺术品。从化料到烘烤、从敲打到旋转定型,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工匠们的汗水与智慧。团队成员在惊叹于这些艺术品之美的同时,被工匠精神所感动,更加坚定了传承与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

增强文化自信与青年担当

此次淄博博山区文化深度探索之旅,不仅让团队成员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豪。他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有责任也有能力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积极传播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为中华文化的长久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供稿:山东科技大学“踏歌行 承遗韵”薪火相传队
编辑:王方海
一审:王永泽
二审:王   芳
三审:许   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山东公共文化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liyuewenhuayun@163.com
举报
0
0
我要评论 《山东公共文化云用户交流公约》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随屏 换一批
头条 换一批
资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