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山区:提升传统文化展示空间创新文旅产业发展模式

2024

07-29

09:06

临沂市兰山区文化馆
收藏

分享

评论

0


兰山区文化和旅游局

提升传统文化展示空间

创新文旅产业

发展模式

近年来,兰山区文旅局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立足实际,多措并举,深挖兰山丰厚文化资源,加强传统文化研究创作,提升传统文化展示空间,创新文旅产业发展模式,让公共文化成果服务惠及更多群众。

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统筹、挖掘红色文化、特色民俗等传统文化资源

在兰山区文化馆设立非遗展示室,不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为非遗爱好者讲解非遗知识,体验非遗技艺。开展手造技艺传承人、非遗工坊和“山东手造·产自临沂”特色乡村申报工作,评审出省级非遗工坊1个、市级非遗工坊6个、区级非遗工坊13个、手造技艺传承人7人、特色乡村2个。沂州里商业街成功入选中国非遗保护旅游特色街区。

临沂市松田文体用品有限公司获评山东省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山东省柳子戏(弦子戏)艺术实践创新试验基地、烟台理工学院大学生实践基地相继在区文化馆挂牌,王氏熟梨非遗展馆开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在弥光书苑揭牌,进一步提升了非遗传习场所环境,拓宽了非遗的发展空间。

依托剪纸、沂蒙布艺等非遗资源,探索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助农稳步增收

组织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传统手工艺培训等活动,引领群众参与手工艺制造,利用电商平台,促进手工艺产品销售,产品销往全国及海外,带领街道及周边县区妇女共同致富,实现年营业收入200余万元。依托八宝豆豉和沂蒙布艺两个非遗项目,银雀山街道陆王庄村被命名为临沂市“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村居。发挥生产性非遗对经济牵引辐射作用,培育琅琊剪纸、晋墨坊、王氏熟梨等非遗产业,推出山东熟梨王食品有限公司等6个非遗工坊;重点打造“沂州礼”、伊亲星空房两个文创产品。琅琊剪纸年销售额2400万元、晋墨坊年销售额1000万元,“沂州礼”年销售额130万元、伊亲美宿星空房年销售额2000万元。

加强传统文化研究创作,创新打造传统文化传习驿站

全社会广泛发动,各级各部门全面联动,构建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纵向一体推进,区直相关部门、协会、社团等横向全面联动的工作格局,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推进传习驿站向纵深发展

全面统筹人才资源。深入发掘、积极引导,广泛吸纳非遗传承人、民俗文化爱好者,国企、民办培训机构、传统文化领域的创业人员、退休教师等加入,不断壮大驿站人才队伍。

全面整合场地资源。在镇街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阵地基础上,灵活利用社区、街区、景区、学校等具备非遗资源和受众条件的场所,开辟非遗展陈体验空间,打造传习驿站。

全力组织非遗活动。以驿站为桥梁,最大数量的组织开展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老百姓想参与、可参与、能参与,助力非遗文化走进千家万户。齐鲁园小区传习驿站由齐鲁园物业管理公司党支部主动发起成立,募集了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资金建设,汇集了非遗传承人、传统文化达人、民办培训机构等。驿站利用茶余饭后、周末和节假日常态化举办传拓技艺、木版年画、平铺剪纸等活动,吸引了周边社区的老人、青少年等各年龄段群众参加体验,社会反响很好

深挖兰山丰厚的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创演品牌

成立区级小戏小剧创演工作室,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一线,开展小戏小剧培训和巡演。创作舞蹈《幸福就是要奋斗》《咱们村里有春晚》《上春山》等文艺作品,组织“羲之翰墨”、“凝固的耕耘”系列美术作品展、“庆七一”红色题材专题展等。《事情就得这么办》《两代人的致富路》《共同富裕》等一批高质量的小戏小剧,入选全市群众性小戏小剧优秀剧本、优秀剧目等;原创作品《俺家就在沂蒙山》《糁》和《时代感》在全市广场舞比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原创作品《红色传家宝永远不褪色》在全市读书朗诵大赛荣获一等奖;广场舞《高铁开进沂蒙山》《上春山》在全区11个镇街开展巡回培训、编排、演出。常态化组织区级文化骨干和文艺人才下沉镇街道、村社区,派驻文化辅导员,组建区镇级文旅志愿服务队12支,协助基层开展送文化、送培训等文化惠民服务。依托文艺公益培训,让传统文化以多彩的艺术形式深刻融进群众生活,为群众提供艺术学习交流平台。每年举办舞蹈、声乐、书画等“文化有约”公益培训和“书香兰山”全民阅读推广300余场。

撰稿 | 陈媛媛 王付友

编辑|满真真

审核丨王守伟

审发|刘光霞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山东公共文化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liyuewenhuayun@163.com
举报
0
0
我要评论 《山东公共文化云用户交流公约》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随屏 换一批
头条 换一批
资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