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滨州市沾化区“黄河大集”新春季暨“蛇我其谁渔鼓闹新春”百年非遗展示活动成功举办

2025

02-12

09:54

滨州市沾化区文化馆
收藏

分享

评论

0

为进一步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重塑乡村文化生态,丰富群众节庆文化生活,2月11日上午十点,2025年滨州市沾化区“黄河大集”新春季暨“蛇我其谁 渔鼓闹新春”百年非遗展示活动在区市民活动中心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共滨州市沾化区委宣传部、滨州市沾化区文化和旅游局、滨州市沾化区融媒体中心主办,滨州市沾化区文化馆、滨州市沾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承办。

活动中,大家共同欣赏了两段渔鼓小戏-----《老人心》《如此孝顺》。

《老人心》

《如此孝顺》

渔鼓戏发祥于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胡家营村,距今已有三百年历史。据《沾化县志》《山东艺术志》《中国戏曲志•山东卷》载:清雍正元年(1723),沾化胡家营村(今属富国街道办事处)重修道观时,请道士来此说唱,村民学会其腔调,并逐渐予以衍化,把说唱形式的渔鼓搬上舞台化妆演出,遂发展成为行当齐全、文武兼备的渔鼓戏。渔鼓戏集渔鼓(道情)、地方歌舞、武术和渔民号子于一身,吸纳弋阳腔(高腔)和其他剧种之优长,使其衍化为一个以板腔变化为音乐体制的古老剧种。

自2006年《审衙役》一炮打响,先后有《今夕何夕》《煮海》《墙角》《村里有个烂筐子》《老邪上任》等25部作品立上舞台,获评全国群众文艺领域政府最高奖“群星奖”、山东省文化创新奖、山东文化艺术“优秀作品”奖、中国首届小剧场戏曲展演等省级以上奖项60个,取得连续八届登上全国小戏界最高展示平台——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累计6次荣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的好成绩。以“一年一部精品,部部荣获大奖”的表现向全国展示了沾化渔鼓戏的生动魅力。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山东公共文化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liyuewenhuayun@163.com
举报
0
0
我要评论 《山东公共文化云用户交流公约》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随屏 换一批
头条 换一批
资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