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论道——五运六气柳氏学派学术研讨会在栖霞召开

2025

04-14

14:09

烟台栖霞市文化馆
收藏

分享

评论

0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壮阔图景里,节气与天文观测宛如两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

图片

24节气在五运六气学说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它是五运六气学说时间划分的基本依据,将一年巧妙地分为六气,每气跨越四个节气,形成了六步主气的时间框架,为研究自然变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图片

在推断五运周期时,虽然主要依据天干,但24节气同样不可或缺。结合24节气,我们能够更深入地分析五运变化与气候、物候之间的微妙关系。24节气就像一把钥匙,能够直观地打开一年中气候变化规律的大门,也是五运六气学说描述和验证气候变化的重要依据。此外,不同节气对应着不同的五运六气状态,人体的生理机能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24节气与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中医养生和疾病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立春在五运六气研究中地位尤为特殊。它是时间起始的标志,《黄帝内经》中有“求其至也,皆归始春”的记载,强调了立春的重要性;是气候特征的标志,从立春开始进入六气的初之气阶段,气候逐渐由寒转暖,万物开始复苏;是评估运气的标准,以立春来评估五运六气到来的早晚和顺逆;还与人体气机相对应,立春是中医“六经时空观”中少阳之气主令的开端,人体肝胆之气开始旺盛,气机条达,开启了新一年的生命循环。

图片

五运六气柳氏学派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方法上,都自成体系,且有着中医学自己的特点,闪耀着民族文化灿烂的光辉。其知识范围涉猎天文、历法、地理、气象、物候、医学等多学科研究,柳氏医派历代传人均有探寻方山古天文历法遗址,研究五运六气的基本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经历。也是近代率先开展五运六气的研究,并形成“五运六气柳氏学派”之源薮,在业界而有“南顾北柳”之誉。从柳氏医学丛书及其医案中,均可见独特而厚重的学术特色。2023年,柳少逸老师“五运六气32讲”获评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学术著作二等奖;2024年,柳氏医派五运六气研究入选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课题。
方山论道选在春分时节召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春分这一节气的重要性、栖霞与旸谷的深厚文化渊源、方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无可替代的天文观测价值,以及天文历法、二十四节气和五运六气学说之间的紧密联系,共同赋予了方山论道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更为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是一场学术的交流盛会,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探寻和传承,让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依然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会给运气学说这一中医学花朵增添异彩。
2025年3月22日,方山论道——五运六气柳氏学派学术研讨会在栖霞召开。早晨6点半,柳氏医派传人首先来到栖霞方山,探密古天文观测祭坛。

图片

9点半,柳氏医派一行又来到栖霞市文化馆,研讨会正式开始。看完《方山探秘》视频后,徐鸿讲了《方山论道的现实意义》,随后柳氏医派掌门人柳少逸主讲《刚柔相摩卦气图针法》。

图片

下午与会专家刘玉贤、田玲玲、王秀、杨永利、王爱荣、孙忠强分别围绕《运气学说齐文化探源》《业师柳少逸运气验案解析》《从五运六气理论浅析月经体系》《“二十四节气对应二十四椎”临床应用有感 》《柳氏内伤病病机四论理论在肺结节临证中的应用》《浅谈三因方紫菀汤、敷和汤证与应用》展开研讨。

图片

尧帝师时,派天文官羲和、羲仲来嵎夷旸谷开坛观测春分。故医派创始人在上世纪早期就关注方山的天文历法与五运六气之渊薮的研究。在本世纪70—80年代已有了系统的研究论文和医著。故此次《方山论道》,实则是柳氏医派门人的寻根之行。

图片

胶东柳氏医学流派发源于栖霞,五运六气柳氏学派又是柳氏医派六大创新性体系之一。柳氏学派倡清代医家吴东旸“特因病以测岁气,非执岁气以测病也。若云某岁系何气运,人应得何病,用何药,则固守之拘矣”之论。又二十四节气是战国时期黄河中下游人们生活经验的产物,古书所载物候实际只限于黄河中下游的见闻。物候不但因地而异,也因时而异。且地有东南西北之分,有山岳平原之别,有滨海大陆之异,时有古今先后之差,物候也因而异之。因此运气学说实难以概括全国各地之周全,非中原地区还当参考《内经》关于地域的因素而应用之。

图片

图片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山东公共文化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liyuewenhuayun@163.com
举报
0
0
我要评论 《山东公共文化云用户交流公约》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随屏 换一批
头条 换一批
资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