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巨野县这场牡丹研学,让传统文化在孩子手中“活”起来

2025

04-21

09:46

菏泽市巨野县文化馆
收藏

分享

评论

0

四月的巨野,春意盎然。在这“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美好季节里,近日,巨野县博物馆与共青团巨野县委联合开展了“拈花拾艺 牡丹逸彩”主题研学活动,旨在带领青少年走进绚丽多彩的传统文化世界,在诗韵花香中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实现优质文化“触手可及”。


诗韵流芳:千年牡丹的文化之旅

图片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在古色古香的博物馆内,宣教老师以刘禹锡的《赏牡丹》开篇,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从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浪漫想象,到欧阳修“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的由衷赞叹,孩子们在诗词的海洋里领略牡丹的国色天香。通过生动的讲解,牡丹所承载的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等美好寓意深深印刻在孩子们心中,传统文化的种子悄然播撒。

图片
图片
图片


巧手生花:非遗技艺的创意传承

“看,我的牡丹开得最艳!”在手工制作环节,孩子们化身小小非遗传承人。专业老师首先示范传统纸艺技法,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观察每一个细节:如何将普通铁丝弯折成婀娜的花枝,怎样通过皱纹纸的层层堆叠再现牡丹的雍容华贵。有的孩子专注于花瓣的渐变着色,力求还原“姚黄魏紫”的经典花色;有的则创新搭配,创作出独具个性的牡丹作品。指尖翻飞间,一朵朵栩栩如生的牡丹渐次绽放,传统文化在孩子们手中焕发新的生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场别具一格的牡丹文化研学之旅,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生动诠释,更是巨野县博物馆创新社教模式的成功实践。通过“文化解读+手工实践”的沉浸式体验,不仅让孩子们深入理解了牡丹文化的深厚底蕴,更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期待通过这样寓教于乐的活动,让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图文来源:文明巨野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山东公共文化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liyuewenhuayun@163.com
举报
0
0
我要评论 《山东公共文化云用户交流公约》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随屏 换一批
头条 换一批
资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