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梁山)黄运两河非遗大会盛大启幕一山耸立,两河奔涌;千年文脉,大河之约。

2025

04-20

15:27

济宁市梁山县文化馆
收藏

分享

评论

0

       4月19日,第三届(梁山)黄运两河非遗大会在梁山县凤凰公园广场璀璨启幕。大会追寻文脉 以文会友。这一刻,从青藏高原的黄河发源地卡日曲到黄河入海口东营河口,从华北大平原的首都北京到钱塘江之滨的人间天堂杭州,两河流域非遗界的同仁们通过线上线下一起联动,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际行动彰显两河流域非遗界的风采,共赏黄河与大运河浇灌出的璀璨文明, 共赴大河之约!

       本届非遗大会由中共梁山县委宣传部、梁山县文化和旅游局、梁山县融媒体中心主办,梁山县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县文化馆、县博物馆、县图书馆)执行,梁山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梁山县公安局、梁山县教育和体育局、梁山县行政综合执法局、梁山县卫生健康局、梁山县供电公司、梁山县城乡建设管理服务中心、梁山街道办事处、水泊街道办事处和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协办。


       


       这场以“水浒遗风 两河古韵”为主题的文化盛会,通过非遗展示、文艺演出、民俗互动等多元形式,生动展现黄河流域与大运河沿线的深厚历史人文底蕴,为现场和线上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非遗文化盛宴。

                    

                    非遗活态展演:广场变身露天博物馆

       下午5时30分,凤凰公园已化身为非遗文化沉浸式体验空间。千名非遗和民俗表演队伍布满整个公园。在喷泉广场,由县老年体协太极拳协会数百名太极拳师组成阴阳八卦方阵,以动静相宜的形式演绎人类非遗代表作中国太极拳,激活千年文化基因,拳师们刚柔并济的表演,充分展现了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洼李高跷队身着水浒英雄戏服,以3米高空步态重现梁山豪情;北关王利腰鼓舞队腾跃击鼓,流苏飞扬,鼓点与步伐精准契合,汇集成力与美的交响;后集天天乐、北关玉兰、凤凰公园俏夕阳、幸福街社区、小安山宋庄、夕阳红和后集幸福等秧歌舞队或装扮成各类传说及民间人物、或手持彩扇手绢,用欢快的节奏“扭”出新时代的幸福图景;梁山空竹飘龙队30条10米金龙长绸腾空齐舞,翻飞如活;流畅河社区鼓舞队和梁山盘鼓队的欢庆锣鼓的激越鼓声,犹如惊涛拍岸,盘鼓上的彩绘随震动跃然欲活,粗犷的鼓点震彻广场。现场观众穿梭其间,既可驻足观赏非遗技艺,亦可参与互动体验。







       下午6时,凤凰公园的千人非遗和民俗表演队伍在喷泉广场大会师,围绕太极拳阴阳八卦方阵一周做环行展演,各种表演形式一起联动,构成一幅气势恢宏的非遗活态展演画卷。













            开幕式:两河文化传承的庄重宣言

       晚7时30分,开幕式在恢弘的开场音乐声中拉开帷幕。出席开幕式的领导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周菊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景全,县政协副主席臧恒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袁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郭焕丽,县公安局副局长闫新福,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吴森起。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各乡镇街道和县直部门及驻梁单位负责人,城乡各界代表,两河非遗有关专家学者、新闻界朋友等。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景全主持开幕仪式。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周菊兰在致辞中强调:“梁山作为黄河与大运河交汇的文化坐标,正以非遗为纽带,构建‘两河文化共同体’”。

                文艺盛宴:传统与现代的时空对话

        千年文脉续新章,两河遗韵绽芳华。随着铿锵有力的鼓乐舞《大河之约》锣鼓声的响起,两河非遗大会“大河流觞”专场文艺演出正式启幕,13个原创节目以80分钟浓缩两河文脉精髓。

        演出以“诗、武、戏、歌、舞”五大类艺术形式展开立体叙事:


       诗韵长河:诗情画意《大河流觞》真情演绎,李白、王之涣、王安石、张继等唐宋大诗人的七首经典在3D水墨背景中“复活”。朗诵者立于虚拟画舫吟诵《将进酒》,在诗的韵律中,我县著名主持人和朗诵演员陆咏、张华胜、关灯华、马德光带领观众一同走进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著名情景表演演员王希、王万国、邹璐、王静、张龙霞、宋奕涵、王静和16名少儿舞者或以水袖描摹出黄河波涛与运河涟漪,或以情景展现勾画出枫桥夜泊、人生得意须尽欢等诗人笔触下的壮美场景,实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舞”的意境升华。






        武魂激荡:武术《武动两河》,梁山泊武校的36名少年娃旗阵如黄河奔涌,单刀方阵劈出梁山气魄,梅花拳老拳师的精彩拳械功夫赢得满堂喝彩;英歌《梁山战舞》将南派武术与梁山好汉故事结合,30名武者踏着潮汕锣鼓节奏,演绎水浒英雄的阳刚之美;6架雄狮和4条巨龙别开生面的龙狮舞《龙狮闹阳春》,更让人们在龙腾狮跃的氛围里感触到山河振奋、梁山腾飞、中华崛起!






        戏曲长廊:京剧、曲剧、黄梅戏和豫剧四大非遗剧种串演,实现梁山舞台演绎的艺术突破,彰显两河非遗文化交融的华彩。演出融入国潮、国风元素,通过国家二级演员马倩倩的跨界演绎和32名舞者情景式伴戏,直观展现出京剧的豪迈、曲剧的婉转、黄梅戏的灵秀和交响乐豫剧的铿锵,诠释了非遗戏曲美学的多样性和传统舞台艺术的与时俱进;由国家一级演员曹红带来的豫剧《穆桂英挂帅》选段“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把当年穆桂英巾帼不让须眉,挂帅出征,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和家国情怀演绎得惟妙惟肖,县剧团20余名专业演员伴戏,更是直接增加了舞台的气场,让现场和线上观众观赏到名剧名段名家的艺术风采。



       载歌载舞:腰鼓舞《鼓舞盛世》点燃全场,奏响水泊大地高质量发展的盛世欢歌;秧歌舞《扭进新生活》闪亮登场,银发舞者与中青年团队同台共舞,以欢快的节奏、灵动的舞姿,展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传递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著名青年歌唱演员高鹏、高珊珊、张树瑞和孟丽明的歌曲联唱《黄河黄》《回望运河》《五星红旗》,用悠扬的歌声和华丽的舞姿回望历史,抒发乡愁,赞美两河和祖国母亲;由国家二级演员范爱华深情演唱、水泊街道星光舞蹈队伴舞的歌曲《大运河》,倾情颂赞大运河千年的沧桑与繁华,甜美的歌声和悠扬的舞姿似从历史深处蜿蜒而来,将人们带入了承载民族智慧与记忆,滋养沿岸田园与生灵的千里南北水路之中,把流淌了千年的文化长河——京杭大运河演绎得美轮美奂。











        国家一级演员侯平压台出演,她与县民间文艺家协会舞蹈队联袂表演歌舞《黄河泰山》。高亢圆润的演唱伴随绚丽多彩的舞蹈,展现出两河流域“一脉相承传千年,两河文明耀古今”的壮丽画卷,表达了梁山儿女不负祖先,继往开来,走向明天的坚强信念,预示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梁山人民正与两河流域人民一起,继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共同迎接家乡梁山和两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暮春的凤凰公园,非遗之光辉映千年文脉。当全体演员共唱《美美与共》的和声,彰显出两河文化美美与共、和合共生的宏大主题。这场跨越两河、穿越古今的文化盛宴,不仅彰显了梁山守护两河文化根脉的使命担当,更奏响了梁山人民推动两河文明薪火相传的时代强音。

        县山东梆子传承保护中心、县民间文艺家协会、梁山泊武校、梁山武术研究学会、行知学校、流畅河鼓舞队、好汉艺术团、星光舞蹈队、王利舞蹈队、绚丽健身队、县老年大学、县新阶联、县朗诵艺术协会、舞韵舞蹈口才学校、小安山镇宋庄舞蹈队、拳铺镇金宝贝幼儿园等表演团队精彩献演“大河流觞”专场文艺演出。

        摄影:冯传杰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山东公共文化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liyuewenhuayun@163.com
举报
0
0
我要评论 《山东公共文化云用户交流公约》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随屏 换一批
头条 换一批
资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