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颜庙华表柏:千年虬枝里的天地文章

2025

07-03

09:47

济宁曲阜市文化馆
收藏

分享

评论

0

一、古柏如碑,立地擎天

走进曲阜颜庙复圣殿前的四进院落,仰圣门后的通道右侧,一个苍黛色的身影穿透千年光阴 —— 那便是唐代古柏 “华表柏”。它被四方石栏围护,栏外青苔斑驳,栏内虬枝错节如铁铸龙纹,主干扭结向上,攀枝伸展处似苍龙腾跃,整体又似古拙华表笔直而立。石栏旁立有一方石刻,碑上刻有 “柏图” 与 “柏赞” 文字已被风雨磨得模糊,“柏图”却依稀可辨。这株历经千年风霜的圆柏,枯而未朽,扭转的枝干里藏着自然与文明的双重密码。

图片

二、形态之奇:虬龙盘曲中的华表意象

华表柏的形态堪称植物界的雕塑杰作。它的主干并非直耸云天,而是以惊人的弧度螺旋攀升,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拧成了麻花。树干肌理左盘右旋神似游龙探首,整体造型酷似古代宫殿前的华表 —— 那顶端蹲兽、柱身蟠龙的标志性石柱。枝干的轮廓与华表的浮雕纹路奇妙重合,让人恍然觉得是天地以草木为笔,临摹了人间的礼器。

这种扭曲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暗含韵律:主干的旋转方向恰似回应自然界各种应力的轨迹;枝条的弯曲处形成流畅的S 形,又与大川、大河的曲流异曲同工。最令人称奇的是,尽管树身布满沧桑伤痕,甚至部分枝干已枯成空洞,却始终保持着向上的张力,宛如一位佝偻却坚毅的老者,脊梁永远指向天空。

图片

三、文化之魂:从诽谤木到精神图腾

华表柏的命名,暗合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隐喻。上古时期,华表本是 “诽谤木”,尧帝立木于路口,让百姓刻写谏言,后演变为皇权象征的 “望柱”,柱身雕刻蟠龙,寓意江山永固。而这株古柏以自然之力长成华表之形,恰似天地对人文的回应。

在儒家文化的语境里,柏树本就象征 “岁寒而后凋” 的君子品格,而华表柏的扭转升腾之势,则更添了一层 “困而不屈” 的深意。它像一位沉默的智者,立在颜庙这方祭祀亚圣的圣地,既见证着 “克己复礼” 的千年传承,也以自然的形态诠释着 “曲则全,枉则直” 的哲学 —— 正如华表从谏言木到标志物的演变,生命的韧性往往藏在迂回曲折之中。

图片

四、天工之妙:力与时间的共同雕刻

华表柏的奇特形态,是大自然用千百年时光完成的雕塑。其成因可从三个维度解读:

力的博弈:风与地脉的双重塑造

如同崖柏在悬崖上受崖风磨砺而扭曲,华表柏的旋转生长亦与 “力” 密不可分。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使树液流动逐渐向一侧倾斜;而光照的不均衡则促使枝条向光源伸展,形成 “向光性弯曲”。这种力量的博弈,与平原河流的弯曲异曲同工 —— 河水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最终形成 S 形曲流。华表柏的枝干,正是各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每一道弯都是自然力的矢量标记。

时光的沉淀:树龄与树液的秘密

千年树龄让细微的变化被无限放大。随着树体衰老,水分与养分输送减缓,树液流动如平原河流的缓流区,力的影响下造成生长物质的不均匀分配,久而久之便造就了树皮S形生长呈现螺旋扭曲的形态。这就像河流年复一年的侧蚀与沉积,最终将河道雕琢成蜿蜒的玉带,而华表柏的每一圈年轮,都是时光盖在大地上的邮戳。

生命的应答:损伤与修复的艺术

古柏的枝干上留有历史的伤痕 —— 或许是某次风雨裂开了树皮,或许是修剪养护中被人为砍斫,亦或是虫蛀形成的空洞。但生命的神奇在于,每一次损伤都会引发修复机制:韧皮部在愈合时改变生长方向,受伤处的细胞分裂变得不规则,反而造就了更复杂的扭转形态。这种 “创伤美学”,恰似河流遇到地质断层时被迫改道,最终形成更壮丽的河湾,自然以破坏为笔,在残缺中写下更动人的篇章。

五、结语:草木有灵,天地为工

站在华表柏前,你会懂得何为 “大自然的千雕万琢”。它不是人工修剪的盆景,而是天地以风雨为刀、以岁月为凿,在时空的作坊里打磨出的杰作。当我们凝视它扭转的枝干,既能看见地转偏向力的物理法则,也能读懂生命在逆境中迂回生长的智慧;既能联想到华表“彰善恶、表功德” 的文化内涵,也能感悟到 “曲径通幽处” 的自然哲学。这株古柏教会我们:真正的美,从不是笔直的单调,而是在约束中寻找突破,在扭曲中保持向上。就像河流以蜿蜒成就浩瀚,华表柏以盘旋彰显坚韧,以千年虬枝写就天地文章 —— 此乃自然之神工,亦为生命之诗行。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山东公共文化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liyuewenhuayun@163.com
举报
0
0
我要评论 《山东公共文化云用户交流公约》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随屏 换一批
头条 换一批
资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