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章丘!”——“赋美章丘”编创演作品章丘梆子现代戏《三万六千锤》线上展演及排演纪实

2025

07-04

08:57

济南市章丘区文化馆
收藏

分享

评论

0

图片

一、章丘梆子现代戏《三万六千锤》剧情简介

黄河岸边的济南章丘,女铁匠孙铁花与妹妹孙小花坚守祖传铁锅技艺,以"三万六千锤"的匠心锻造每一口铁锅。面对电商王经理低价、紧工期且要求外协造假的订单,姐妹俩严词拒绝,誓守品质底线。原来这是王经理的试探,他被姐妹俩的诚信、精湛的锻打技艺所打动,最终真诚递上合作合同。三人达成协议,章丘铁匠在传承与创新中,迈向四海扬名的新征程。

图片

二、章丘梆子现代戏《三万六千锤》剧组成员

编剧:尹涛

唱腔设计、作曲:苗万红

导演:齐德勤  尹涛

录音:王松

乐队:张友新(司鼓)苗万红(板胡)党研(扬琴)

蔡振东、魏希书、赵延明、王鲁青(二胡)李义祥(笙) 

刘鲁峰(唢呐) 赵新华(笛子)韩旭才(三弦)苗洪(中阮)   

李英(中提琴)刘林岭(大提琴)武传亮(小锣)刘伟生(大锣)宋培刚(铙钹)李学忠(梆子)

剧中人物:

梁芬饰孙铁花

马桂英饰孙小花

于亮兴饰王经理

孙淑芹  孙金玉饰员工

演出单位:济南市章丘梆子剧团

图片

三、章丘梆子现代戏《三万六千锤》创作排演情况

区文化馆尹涛为创作编剧、导演,以章丘非遗文化为核心,融合传统戏曲与现代艺术理念,创作出章丘梆子现代戏《三万六千锤》。该剧以“章丘孙铁匠铺姐妹为原型,女子传承祖业,坚守三万六千锤锻打工艺”为叙事主线,通过激昂的章丘梆子唱腔赞颂章丘铁匠“千锤百炼、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图片

本戏从创作排演到录制历时近三个月,在明水古城已录制完成。创作过程中,以章丘梆子剧团为演出单位,特邀原章丘吕剧团专业人士苗万红、齐德勤等老艺术家担任唱腔设计、作曲与导演,在保留章丘梆子“山东吼”高亢激昂声腔特色基础上,融入现代音乐编创手法。同时,由章丘华韵民乐团、原章丘吕剧团专业老师(部分)、以板胡、二胡、扬琴、唢呐等传统乐器为主体进行伴奏,强化和提升了章丘梆子戏曲韵律与艺术感染力。

图片

章丘梆子现代戏《三万六千锤》,作为非遗“活化”的创新实践,为小戏新剧,时长15分钟,本剧将铁匠文化与章丘梆子百年戏韵有机结合,既延续章丘梆子传统剧目的历史厚重感,又通过现代舞台、沉浸式的表现手法,让“一锤都不能少”的匠人心声引发观众共鸣,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探索新路径。同时为宣传章丘本土文化增添了新鲜力量!

图片

“赋美章丘”优秀(原创)文艺作品编创演活动,由章丘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章丘区文化馆承办,旨在挖掘章丘本土文化,用文艺作品留住乡愁,增强文化自信。通过优秀(原创)作品宣传乡村新面貌,吸引人才和资源,促进文旅融合,带动经济发展。让文艺爱好者积极创作和参与演出,提升文化获得感,激发共建家乡的热情。打造特色文化IP,扩大章丘影响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以文艺激活乡村文化、凝聚人心、带动产业,让章丘更美、更富、更有人气。

编辑/师文娟

一审/尹   涛
二审/张丽萍
终审/周玉键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山东公共文化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liyuewenhuayun@163.com
举报
0
0
我要评论 《山东公共文化云用户交流公约》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随屏 换一批
头条 换一批
资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