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美育丨景禹朝油画工作室走进百年古村以画笔唤醒“耕读传家”文化基因

2025

09-17

09:06

烟台市文化馆
收藏

分享

评论

0

图片

5月底,烟台市文化馆"景禹朝油画工作室"师生深入荣成市虎山镇大沺山庄,开启"画在画之外"主题写生课程。景禹朝老师带领学员驻守百年古村,通过艺术创作解码传统民居的岁月密码,探寻"耕读传家"文化在当代的艺术转译。

图片

图片

大沺山庄藏于虎山镇群山环抱之中,两股山涧汇作葫芦状水系,百年石屋、古杏树与石碾磨坊错落其间。写生团队沿青石小径深入,在百年杏树下架起画架——虬曲枝干承载着四代人的光阴故事,青瓦石墙烙印着农耕文明的生存智慧。景禹朝现场示范时强调:"画古树不能只描摹形态,更要通过笔触的顿挫表现生命韧性,让颜料与老树的年轮对话。"

图片

图片

学员们以不同视角解构古村美学:有人聚焦石碾与古井的岁月包浆,有人捕捉夕阳穿透窗棂的光影魔术,更有人将酒窖洋房的中西合璧化作色彩碰撞。面对斑驳的"三间屋"老宅,景禹朝引导学员联想:"婴儿啼哭、炕头炊烟、游子离乡……这些消失的生活场景,都藏在石缝的苔痕里。画家要做时空的翻译者,把砖瓦的温度转化为视觉语言。" 

图片

图片

写生过程充满沉浸式文化体验:娟姐在石碾旁捕捉光阴的流动感,华姐借古杏枝干演绎书法笔意,90后学员小刘尝试将耕具纹理抽象为当代艺术符号。景禹朝提出的"天人合一"教学理念,在此得到生动实践——当学员郭姐将山涧流水声转化为蓝色笔触的韵律时,他点评道:"真正的创作,是把山风的气息、泉水的节奏都装进颜料罐。"

图片

烟台市文化馆"景禹朝油画工作室"已开办三载春秋,始终践行"艺术为民、美育润城"的使命。从城市美术馆到乡村古院落,从专业创作到公共教育,工作室不仅培育艺术新苗,更通过持续深入基层的写生实践,让油画艺术成为激活乡土记忆、传承中华美学的文化载体。当青杏缀满古树枝头,当油彩浸染百年石纹,这场艺术与乡土的对话,正悄然织就连接古今的精神纽带——它让"耕读传家"的古老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光彩,更以艺术之光点亮城乡文化共富之路。

图片
图片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山东公共文化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liyuewenhuayun@163.com
举报
0
0
我要评论 《山东公共文化云用户交流公约》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随屏 换一批
头条 换一批
资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