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费县这座公园,被颜真卿书法的“力道”和“风骨”狠狠戳中

2025

10-11

08:50

临沂市费县文化馆
收藏

分享

评论

0

图片

踏入费县颜真卿公园的那一刻,时光仿佛被拉回千年前的盛唐。

图片

朱红廊柱托起层层斗拱,飞檐如鹏鸟展翅般向天际舒展,青瓦上的兽吻静静守护着一方天地。这满园的仿唐建筑,不是简单的复刻,而是把盛唐的雄浑与开阔,揉进了费县的烟火气里。

图片

颜真卿公园位于县城南外环路以北、温凉河西岸,公园依河岸地势而建,气度恢宏,蔚为大观。

图片

主要包含文化主题区、文化纪念区和文化休闲区三个功能分区,文化主题区和纪念区雕梁画栋、斗拱飞檐、内有游廊相连,体现的是唐代建筑庄重大方、古朴典雅的风格特点。

图片

文化休闲区为右后方蓝色半球体建筑的科技馆、波形立面建筑的城市展览馆两个场馆,体现的是简约、大气、时尚的现代风格。

图片

公园内建有费县博物馆、颜真卿纪念馆、书法广场、鲁公湖、鲁公祠、鲁公阁、船坊、科技馆、城市展览馆等,是一处集历史教育、文化艺术、休闲游赏为一体的高品质文化主题公园。

图片

颜真卿是唐朝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封爵鲁郡开国公,谥号文忠,世人尊称颜鲁公、颜文忠。

图片

不仅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其书法更是精妙,融会贯通,形成其雄伟刚劲、大气磅礴的独特风格,被称为“颜体”,在中国书法史上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影响极大,为百世之宗,他的书法作品《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

图片

人说,颜真卿的字是 “颜体”,是打破了初唐书法 “瘦硬通神” 的桎梏,用 “肥劲” 写出了新的气象 —— 可若只说 “肥”,未免浅了。

图片

他的字里藏着 “力道”,是那种历经沧桑仍不弯腰的硬气。早年学褚遂良,他悟得笔法的灵动;后师张旭,又参透了线条里的气韵。可最终,他跳出了前人的影子,把自己的人生阅历揉进了笔墨:为官的刚正、领兵的果决、面对乱世的坚守,都变成了笔下的 “力”—— 横画起笔如刀削,竖画收笔似铁柱,连勾折处都带着一股子不妥协的劲儿。

图片

这种 “力道”,不是刻意的张扬,而是骨子里的笃定,就像盛唐虽繁华,却从不忘守土护疆的底气。

图片

在书法史上,颜真卿的地位更是无可替代。在此之前,王羲之的 “王体” 以飘逸洒脱为美,贯穿了东晋到初唐;而颜真卿却用 “颜体”,开辟了楷书的新境界 —— 他让书法不再只是文人雅士的 “雅玩”,更成了承载人格与精神的载体。

图片

书法界说他 “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其实是说,他用一支笔,把盛唐的精神,写成了永恒的书法坐标。

图片

若要真正懂他的 “风骨”,还得看那幅被誉为 “天下第二行书” 的《祭侄文稿》。

图片

安史之乱爆发时,颜真卿与兄长颜杲卿率义军抵抗叛军,侄子颜季明更是冲锋在前。可最终,颜杲卿父子被俘,惨遭杀害。

图片

当颜真卿在乱军中寻得侄子的尸骨时,悲痛与愤怒交织,他拿起笔,写下了这篇《祭侄文稿》。字里行间,没有刻意的章法:“惟尔” 二字写得急促,似是哽咽;“呜呼哀哉” 的笔画颤抖,满是绝望;到最后,墨色渐浓,笔画愈发刚劲,仿佛在诉说着 “宁死不屈” 的决心。

图片

这哪里是一幅书法作品?这是一个忠臣的血泪史,是盛唐文人面对乱世的担当。颜真卿的 “风骨”,从来不是写在纸上的漂亮话,而是危难时挺身而出的勇气,是亲人遇害后仍坚守家国的执着,是哪怕面对刀光剑影,也不肯弯下的脊梁。

图片

他后来官至太子太师,封鲁郡公,可始终清廉刚正;晚年奉命劝降叛军李希烈,面对威逼利诱,宁死不降,最终被缢杀 —— 他用一生,践行了《祭侄文稿》里的誓言。

图片

盛唐的繁华或许早已落幕,但颜真卿的 “力道” 与 “风骨”,却留在了这里:那字里的硬气,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坚韧;那笔下的忠诚,是代代相传的家国情怀。

原来一座公园的意义,不只是供人休憩,更是让我们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遇见那些不曾远去的精神。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山东公共文化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liyuewenhuayun@163.com
举报
0
0
我要评论 《山东公共文化云用户交流公约》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随屏 换一批
头条 换一批
资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