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长清 文化齐鲁
关注 收藏 粉丝: 3 点赞: 0
济南市长清区文化馆成立于1950年,业务范围:文化宣传,书刊借阅,文艺活动组织;相关培训;业余创作;村级文化室业务指导,群众文化理论研究;文化交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等职能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 于2015年11月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2019年12月被评为济南市市级精神文明单位,2017年全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文化系统A级,山东省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先进单位,济南市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基地,现成为全...
济南市长清区文化馆成立于1950年,业务范围:文化宣传,书刊借阅,文艺活动组织;相关培训;业余创作;村级文化室业务指导,群众文化理论研究;文化交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等职能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
于2015年11月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2019年12月被评为济南市市级精神文明单位,2017年全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文化系统A级,山东省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先进单位,济南市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基地,现成为全区精神文明窗口和全区文化活动的中心,各项文化事业蓬勃开展。
我馆多年以来根据省、市文化馆、美术馆免费向社会开放的有关文件向社会免费开放多功能厅、舞蹈排练厅、书画活动室、电子阅览室、长清历史文化展厅包括非物质文化展示,并组织接待了大量群众性业余文化团队。
我馆机构设置齐全合理,现设有办公室和文艺部(戏曲、器乐、音乐、舞蹈),美术部(美术、书法、摄影)和非遗保护中心3个业务部门,涵盖各个艺术类别。每年组织举办富有地方特色的多种文化活动十余项一百多场次,其中包括丰富多彩的节庆文化活动、广场文化周活动、送文化下乡活动、馆内设施免费开放活动,以及开设各种辅导、培训课程,每年有几十余件创作、辅导作品在省市级以上发表、获奖,是我区宣传文化艺术的主阵地,也是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培养了一大批文艺人才,在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多次荣获省、市、区文化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为普及、繁荣长清区社会文化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馆致力于普及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提高我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群众性文化活动常年不间断,组织全区性重大艺术比赛、文艺演出、文化艺术讲座及各种展览活动。同时加强对镇、街道、企业、机关、学校、文化站、俱乐部、广场文化活动等文艺活动的指导。
在基层辅导培训方面,长清区文化馆通过多年培育发展,积极组建馆办文艺志愿团队(昊悦管乐团、老年体协、萍荷雅韵艺术团等),每年深入基层特别是农村演出、送文化下乡50多场(次)。实行总分馆制,组织基层文化活动基地(示范点)10个,未成年人文化活动基地(示范点)3个,农民工文化活动点1个,每年举办各类社会文化培训班12期;举办未成年人文化艺术培训班8期;举办农民工文化艺术培训班5期;并举办文化馆站人员培训班4期以上,这些培训班的举办,对提高社会业余文艺骨干素质、增强基层文化站业务能力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每年与省、市(区)文化交流10场次以上;每年组织全区各街道(镇、社区)开展“四德歌”广场舞比赛、秧歌比赛、观众人数达5万余人。在抓好培训工作同时,长清区文化馆业务人员深入农村和社区开展辅导、调研活动,根据群众的邀请为企业、学校、部队、农村等单位进行文艺指导,年人均下基层辅导30天以上,辅导人员(平均)2000人次,壮大了我区文艺骨干队伍,提升文艺表演水平,促进了全区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
在免费开放方面,根据社区群众需求,开设“新长清·新市民”公益大课堂、“甜蜜清城”公益讲座等创新品牌免费开放项目,还设置了舞蹈、钢琴、军乐、长笛、合唱、二胡、书法、国画等课程。严格管理,精心授课,规模逐渐扩大;另外,我馆全面开放各种厅室,广泛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并进行公示,吸引群众参与馆办活动。据统计,每年有十万人次参与文化馆主办的各项辅导、培训及大型文化活动,数十万群众受益,深受群众好评。按照国家“三馆免费开放”要求,长清区文化馆为向所有在长清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个人、机构、团体提供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群众文化免费服务。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推动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文化馆本着普及性、教育性的宗旨,充分利用本馆师资力量和我区文艺业务骨干力量,详细制定全年公益性辅导科目。课程涵盖音乐、美术、书法、摄影、舞蹈、戏剧、曲艺、剪纸等多种艺术门类,加大公益性培训的灵活性,使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同时,文化馆升级数字信息系统,电子阅览室实行了免费开放。业务干部通过此系统上网浏览学习各类业务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水平,为更好地开展业务工作提供了保障。
组织比赛并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文艺比赛和展演活动。成功举办长清区首届合唱团比赛,活动组织有力,深受市音协评委和区领导的好评。文化馆专业人员定期到各合唱团督促、指导,组织老年体协合唱团排练。
高度重视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截止目前,我区有区级非遗项目60项,其中,省级非遗项目名录8项(《手龙绣球灯》、《孟姜女传说》、《扁鹊传说》、《山东落子》、《木鱼石雕刻技艺》、《山东梆子》、《孝里米粉制作技艺》、《翟庄“瘸把”烧鸡制作技艺》),市级非遗名录41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个,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6个。同时编印出版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源、线索汇编·长清区卷》、《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资料汇编·长清区卷》、《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长清区卷》三套书。开展手龙舞和剪纸培训班、手龙舞和山东落子专场演出、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活动;在广场隆重举办“国家非遗日”大型活动,以实物、现场表演和展板形式宣传我区非遗项目,参观人次万余人,受到群众好评。在馆内建设非遗档案库、培训室和展厅,免费向市民开放,对我区非遗进行培训和展示。并配合市非遗保护中心开展各项非遗宣传活动,在挖掘、整理、传承、保护我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字化办公井然有序。我馆人员少,工作任务繁重,工作人员充分利用电脑和互联网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及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无论是各种文件的上承下达、文艺资料的撰写保存,还是文艺档案的收集整理,都通过电脑和互联网来完成,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馆内专设档案室,有专门档案员,及时归纳、保存、管理文化馆开展业务活动的各种影象、文字档案,累计整理艺术档案71卷。对各个功能室的设施设备进行充实完善,文化馆的全面建设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双龙山路
0531-87201598